這些原本以東南亞僑生或華僑為主要客群的商家,散布於繁華的公館商圈。

僑生間口耳相傳,之後帶來了台生,而台生又帶來其他朋友跟家人,形成了第一條同時有泰、緬、越、印尼餐廳的東南亞大街。

【作者/胖胖樹 王瑞閔;出處/舌尖上的東協─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:既熟悉又陌生,那些悄然融入台灣土地的南洋植物與料理

 

 

 

一九七五年發生了兩個大事件:南越淪陷與台泰斷交,間接地促使台北市在一九七○年代末期出現了第一條東南亞街,而台灣大學及鄰近幾所大學的僑生們,則是東南亞街成功的一大助力。

據林偉明、林志明兄弟口述,他們一九七二年來台求學時,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的巷弄裡就有一間稱不上店的私廚,由曾在越南大使館擔任司機的夫婦所經營,提供河粉讓越南僑生解饞。當時台灣不流行越南菜,一碗二十五元的河粉對學生而言是奢侈的鄉愁。

南越淪陷後,為了避難,林家遷徙來台,並於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市汀州路巷子裡租了一家店面,翠林越南餐廳開始營業。營業當然是為了謀生,可是早期汀州路人潮不多,大都是左鄰右舍體諒外地人謀生不易,三不五時來捧場。後來越南難民大量來台,餐廳生意在口耳相傳下日漸興隆,小小店面無法容納大量客人,於是陸續又在原本餐廳的巷口與新生南路上,開了翠薪與翠園兩家分店。

緊接著在一九七九年,另一家老字號越南餐廳─銀座越南美食開張。不知該說是越南華僑因禍得福,還是台灣人情味大爆發,台灣竟因越南赤化而颳起第一波品嚐越南菜的風潮。

在同一時期,一九七八年,台灣目前營業最久的泰式料理餐廳也選擇在公館汀州路展業。

一九七○年代末期,除了越南華僑外,還有不少泰國華僑、緬甸華僑也來到台灣。一九七四年,原本滯留在美斯樂的泰緬孤軍周名揚,帶著妻女馬桂美與周瑪莉買假護照來台。幾年後,原本在美斯樂就是經營餐館的馬桂美,決定繼續在台灣擺攤賣泰北河粉等小吃,正巧女兒周瑪莉於美斯樂興華中學的學弟在台大讀書,知道當時學校裡有許多泰北來的學子,而公館又位在台北到中永和與新店的必經之處,於是馬桂美於水源市場旁經營小攤子起家,到後來在汀州路成立兩層樓的泰國小館,一路堅持販賣來自美斯樂的道地泰式料理。

除此之外,緬甸華僑來台後也不全然都聚集在華新街,有一些人選擇在公館販售滇緬料理。不過為了吸引顧客,常常會取一個跟﹁泰﹂有關的店名,如水源市場旁的金三角泰緬雲南小吃店,或許也是跟翠林越南餐廳或泰國小館差不多時間成立。之後陸續出現的仰光滇緬料理、曼德樂泰式料理等,是以緬甸城市為名,由緬甸華僑所經營的店家。

早期除了引進已久的檸檬香茅、薑黃、南薑、辣椒等香料外,東南亞香料取得不易,有的設法從國外進口,有的找到替代的植物─例如用九層塔代替打拋,漸漸發展出僑生可以接受,也適合台灣口味的東南亞料理。

到了一九九○年代,台北車站印尼街、中山北路小馬尼拉、木柵越南街、桃園泰國街、中壢小東南亞、台中小東南亞等移工或新住民商圈才開始要發展的年代,汀州路商圈早已有多家東南亞小吃或餐廳,除了前述的老店外,其他還有清真泰皇餐廳、泰正點泰式餐坊4、椰島印尼食府等。二○○○年代又加入了雲泰小鎮泰式料理、阿剛泰式主題餐廳等店家。

這麼多賣東南亞料理的餐廳或小吃店,即使是第一次踏進這個區域,也很難不注意到。而且說巧不巧,公館竟剛好有一間電影院名叫「東南亞」。

這些原本以東南亞僑生或華僑為主要客群的商家,散布於繁華的公館商圈。僑生間口耳相傳,之後帶來了台生,而台生又帶來其他朋友跟家人,形成了第一條同時有泰、緬、越、印尼餐廳的東南亞大街─常被遺忘的第一條東南亞街。

 

看更多:舌尖上的東協─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:既熟悉又陌生,那些悄然融入台灣土地的南洋植物與料理

在台灣各地的巷弄裡,隱藏著各種異國風味:泰式料理、越南餐廳、緬甸小館、印尼簡餐……都可以找到十分道地的小店,令人垂涎。這些餐廳看來似乎都營業許久,很可能都超過十年了。而且老闆往往都是來自該料理的發源地,操著厚重的口音。此外,還有那些擺在東協廣場、華新街市場、忠貞市場等地菜攤上的陌生商品,是所謂的新興東南亞香草或是蔬果。這些國家的菜色,究竟何時,又是怎麼在台灣落地生根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