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美阿茲特克的神話中,仙人掌被視為是生命之樹,具有永生不滅的生命力。而中文取作「仙人掌」,似乎也有握住永恆生命的隱喻,是一個恰如其實的好名字。

墨西哥有句俗諺說:「一天一片仙人掌,年齡不隨年齡長。」中國最早提到仙人掌療效的《本草綱目拾遺》,也談到仙人掌具有行氣活血、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等效用。現今也發現仙人掌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降低血糖、防癌、潤腸通便、減肥降脂等功效。下面分別介紹兩種仙人掌及料理。

IMG_9566.jpg

【文/  陳威伯, 施靜宜 ;譯者/熊懿樺;出處/餐芳譜:拈花作料理,古人與花的千古韻事

延伸閱讀:仙人掌圖鑑聖經

 

 

人們一開始看到仙人掌,總驚訝其與眾不同的特異形貌,在新奇感中把它們帶回家栽種,不過它們總像個沒生沒命的石頭呆呆佇立在那裡,時日一久失去興致的人們也就把它們棄置不管了。幸虧它們不像一般花卉,不因失去照料就活不下去,它們總是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落努力地求生存。多年來家中各個角落,從雜草堆、果樹上、甚至連電線竿上都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。

 


沉默人性,從刺身反應
不久前陪小孩看卡通,那一集《我們這一家》正好播出一段有關仙人掌的趣事。故事是說女兒橘子有一次帶回了一棵仙人掌,閒聊中告訴花媽仙人掌具有神奇的心電感應能力。之後花媽一個人在家時,面對這個靜默又帶著利刺的傢伙,竟開始神經質起來,她感覺仙人掌彷彿是個隨時監視她一舉一動的神靈一樣,因而鬧出許多趣事來。


關於仙人掌的心電感應之說,大概是從巴克斯特《原始感應》中的實驗來的,這個實驗是將仙人掌接上測謊儀以監測它的生理反應,實驗發現只要那個曾經傷害過它的人接近,測謊儀上的指針馬上就會抖動起來,顯示出仙人掌對這個人是有記憶而且有反應的;在另一本《植物的秘密生命》中,也提到透過對仙人掌愛的對話,終於讓仙人掌不再長刺保護自己的故事。看到這些事例是不是讓人覺得仙人掌還挺有人性的,而不只是個呆默不語的冰冷植物呢?

 

驅除災邪,古今共識
「仙人掌」一詞很早就出現在中國的文獻,李白詩中就有歌詠仙人掌茶的作品,不過千萬不要以為唐代就有仙人掌了,李白所詠的只是揉碾成掌狀的茶葉!仙人掌大約是在明清之際才由西方傳入中國。清初《臺灣府志》記載「色綠如掌,不葉不花」的植物才是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仙人掌,是當初荷蘭人帶來台灣的。乾隆時鳳山人柯廷第在〈仙人掌〉一詩歌詠道:「恰如承露漢金莖,一樹翹然數片橫。」就特別強調了仙人掌的掌狀特徵與每幹叢出數片的特殊形貌。


很早就在台灣落地生根的仙人掌,也融入到先人的生活當中,《臺灣通志》就記載了先民「植之牆外,可避火災」的作法,但可不要嘲笑先人把仙人掌用來辟邪消災的行為,現代的人們還不是流傳著用仙人掌防小人的說法?其實在仙人掌的原產地墨西哥,當地的土著很早就把仙人掌當作一種驅除災邪的護符種在家裡四周,大概是因為帶刺的仙人掌,表現出一種強勢保護的固守姿態,很容易讓人們投射出自我保護的心理,否則怎麼古今中外的人們,對於仙人掌都有這種類似的想法呢!

 

全身通用,可果可藥
而在澎湖,仙人掌的紅色果實是被當作水果食用,而有「澎湖紅蘋果」之稱。記得第一次吃到的仙人掌料理,就是仙人掌果冰淇淋,吃了可是會讓人滿嘴血紅,在火龍果出現之前,它可是相當新奇的體驗。記得當時意猶未盡地,還和妻子拔了一大堆回來作果醬,酸甜的滋味令人難忘。

 

 

奶油香煎火龍果花苞

IMG_0662.jpg



火龍果
火龍果是仙人掌科植物,不僅果實甜美,花朵的口感也相當不錯。較脆嫩的花瓣適合煮湯,不用勾芡就能煮出濃稠的羹湯。較厚實的花梗具有鮮脆的口感,相當適合炒食,尤其與肉類或口味較重的醃製肉品搭配更佳。我則偏愛用奶油香煎火龍果花苞。

作法
火龍果的小花苞數個,水煮10 分鐘後,再用奶油煎香,最後再灑上黑胡椒粒即成。鮮嫩而不失口感的花苞,透過奶油的煎煮與黑胡椒粒的調味,呈現出醇香而不膩的鮮爽口感。

 

仙人掌脆餅.jpg

 

仙人掌玉米脆片

掌狀仙人掌
掌狀仙人掌是最常見的仙人掌品種,常漫生在鄉野海濱,取得相當容易。墨西哥人常將仙人掌葉切小塊水煮過後,搭配酪梨莎莎醬,再以玉米薄餅包裹作成仙人掌脆薄餅。我則喜愛用市售的玉米脆片來代替玉米薄餅,搭上仙人掌酸甜可口的果實,再配合健康美味的酪梨莎莎醬,無論是在視覺與味覺上,都讓人充分感受到異國美食的風情。

作法
1.首先取一片仙人掌嫩葉,去軟刺切丁後放到滾水去煮,記得加一枚洗淨的銅板,可以去黏液。
2.果實直接對剖,取出中心的果肉。
3.用一顆洋蔥丁、三顆蕃茄丁、一小把芫荽末、蒜末一顆、青辣椒兩根切丁、半顆檸檬汁、一顆酪梨泥、一湯匙橄欖油等材料製作酪梨莎莎醬,並加入仙人掌丁,充分混合放入冰箱冰一下。
4.吃時只要把酪梨莎莎醬挖到玉米脆片上,並放上仙人掌果實即可。

 

看更多:餐芳譜:拈花作料理,古人與花的千古韻事

 

getImage (2).jpg

 

屈原《離騷》:「朝飲木蘭之墜露兮,夕餐菊之落英。」古人愛吃花,花饌擁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,文人雅士、名媛淑女們認為「食花如花,花容體香」,時令花卉有靈有氣,有養生美容的功效,正是所謂「花中自有不老方」。
  
美花古今人人愛,但古人的雅食情趣,恐怕非現代人所能比擬。

不如透過愛花心情,欣賞那些讚嘆花顏、以花寄情的詩歌,或是描述花材運用的小說情節,細細品味古籍裡的食花和賞玩文化,跟著食譜把花端上餐桌,一起吃清雅、聞古香!

 

arrow
arrow

    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