漸漸的,喝茶不再是有年紀的事,越來越多年輕人想理解這個淵源流長、富歷史、文化與涵養的飲料。
而仔細研究,好的茶與壞的茶,透過鼻子與味蕾就能發現。在喝的過程裡,就像一座實驗室裡的化學實驗,人體自動能分壘出喝到的茶是好茶還是壞茶。
怎麼分辨呢?一起跟著好吃研究室來看看!
資料來源/《來喝台灣茶!從傳統到創新,帶你懂知識、玩美學、找好茶的全方位茶事典》
就像橄欖油品評一樣,茶的香氣也有正面與負面特徵,
來看看茶人陳煥堂以其三十多年經驗,整理出各類茶款的正、負風味。
綠茶
正 蔬菜香、綠豆、海苔、板栗香、炒米香、毫毛香
負 青草(殺菁不足)、苦味、出青筍(苦味)
鐵觀音
正 花香、玫瑰、水蜜桃、荔枝、熟芭樂、焦糖、麥芽糖、楊桃
負 青草、海苔、蛋白味(太早採收,在還有露水的時候採)、腥味
東方美人
正 蜒仔氣、蜜味、水梨、荔枝、薄荷、肉桂
負 菁味、悶味
陳年茶
正 熟桂花、梅子、芭樂、楊桃乾、人蔘、豆漿、酒
負 火焦味、霉味
包種
正 熟木瓜、佛手柑、柚子花(但會比較苦)、七里香、桂花
負 青草、海苔、蛋白味(太早採收,在還有露水的時候採)、腥味
烏龍茶
正 桂花、茉莉、玉蘭花、野薑花、夜來香、橘子花、柚子花、七里香
負 負 青草、海苔、蛋白味(太早採收,在還有露水的時候採)、腥味
更多內容都在《來喝台灣茶!從傳統到創新,帶你懂知識、玩美學、找好茶的全方位茶事典》
從知識、產地、美學、品飲,理解台灣茶的各種風貌
1.知道「青心烏龍」是茶樹的名字嗎?烏龍茶、紅茶其實是一種製法、台灣茶的古早味與輕發酵是什麼?用簡明的方法與排版,讓你一讀就懂的茶知識。
2.取自家烘焙概念,茶農或茶人對茶的自我表述年代到了,直接到產地,感受手工少量製茶的多元創意與風味:森林系白茶、新世代酸柑茶、老港口茶、生態茶、打入歐盟的平地茶、頂級梨山茶。
3.喝茶也可以很美。解析茶會、茶席裡的各項元素,以後不但看得懂,也可以用自己的品味,辦一場茶會。
4.每天都可以跟著做的好茶提案:今天想要清香點、有喉韻些、還是要帶點牛奶糖香?不同材質的壺與杯會讓茶湯喝來有什麼差別?告訴你品飲時要注意的大小事。
5.茶屋與茶品牌極致精選。不是窮盡,而是精挑細選過,連茶人們都說讚的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