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假如有來世,回來繼續當我的孩子,好嗎?」

 

天堂的夥伴們會請蝴蝶當信差,飛越山谷、往太陽的方向去,將心中摯誠的感謝送去給家人。囡囡說,透過這個每天進行的儀式,體現出牠對家人的愛並沒有隨著肉體而消逝,即使牠人在天上,這份愛依然永存。

 

【文/張婉柔; 繪者/鄭嘉文;出處/寵物終老前,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護指南

 

寵物剛過世的時候,照顧者很常出現兩類反應:一種是接受牠已離開,但卻否認、壓抑自己的悲傷,過著有體無魂的日子;或者,是還處在否認的狀態,拒絕接受分離的事實。

 

希望牠的靈魂不要離開,或是趕快投胎回來,除此之外,或許也會在有形的世界裡搜尋過世寵物的蹤影,希望能與牠再續前緣。無論是瀏覽著與牠相似的面容,或是希望得到牠的指引,能在某地、某時、某些如同信物的特徵佐證之下,再與牠相遇。

 

接受失落的事實,本身就是生而為人的生命課題,也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的挑戰。無可否認,我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經歷失落的事件,小至週末假期的結束,大至面對至親朋友的過世。越是被自己珍視的,與自我有深刻連結或情感依附的,這一方在關係中離席時,那種痛的感覺自然越是扎心。若我們可以具體看見「心」的狀態,支離破碎或許是一個貼切的形容詞。

 

若是寵物從發病到離世的發展過於短促,使得照顧者沒有心理調適的時間,仍在震驚中希望醫療能奏效、冀望可能好轉的機會;當死亡驟然降臨時,期待徹底落空後重重跌落,會讓人更加難以接受竟然就這樣畫下休止符。

 

這樣的情境,通常會帶給照顧者很深的挫折感。想著離世的寵物,那種挽不回的深沉遺憾,就像迴音般繚繞在心底;想到來不及付出的愛,無法再給的空虛就好像黑洞一樣,吞噬掉我們的生命能量;若是在寵物生前曾許過承諾,那麼未能現的失落,往往會變成對自己的譴責。生命,好像就隨著寵物的過世,凍結在那個時空。好希望牠回到身邊,將設想中未盡的緣分再好好走一回。於是輪迴轉世,就成為生者心中最大的寄託。

 

愛讓我勇敢,愛使我能祝福    個案/囡囡

271.PNG

囡囡是一隻可愛的女生約克夏,在牠的成長過程中,不僅是爸爸、媽媽最貼心的女兒,小巧的外型、親人的個性,都為牠獲得了好人緣。囡囡三歲時來到這個家庭,三年之後又有了另一隻男生約克夏當弟弟,牠們的個性完全不同,為爸媽的生活帶來不少樂趣。囡囡一直以來都是個活力寶寶,喜歡外出踩草坪,也曾跟著飼主經歷搬家、換環境的適應期,這些,似乎都難不倒樂觀的牠。

 

隨著年紀漸長,快樂的日子起了小小的變化。在囡囡大約八歲半時,被診斷出前期的心衰竭,因為是前期,用藥控制著也沒什麼劇烈的臨床症狀困擾牠,但對於這種只能控制、不能治癒的疾病,多少會讓人有些擔心。謹慎的爸爸媽媽,不僅按時投藥,在預約回診的時間也都準時赴約,只盼望這樣的呵護和照料,能讓囡囡開心快樂的日子持續久一點。

 

只是,身體的變化有時候超出人的掌控,令人意外。在開始服藥一年半後的某一天,原本都還能蹦蹦跳跳的囡囡,突然間出現了反常的尿床行為。帶去給醫生診治、服用藥物後,沒食慾、反胃的情況卻仍時好時壞,直到出現了黑便,才發現急性胰臟炎來勢洶洶。聽到醫生認為病情不樂觀,爸媽簡直難以置信。面對這麼突然的變化,一時之間就要考慮送囡囡回天家幾乎是違逆人性的,畢竟都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給予全套的治療,又怎知道有沒有機會挽回呢?只是,在收住院當天的半夜,就傳來噩耗,短短三天,囡囡就在牠十歲的年紀,向這個世界告別。

 

一切來得如此突然,快得讓人措手不及,也根本來不及反應。來不及見到最後一面,也沒機會帶恢復健康的牠回家,生命嘎然停止在那個時刻,也讓爸爸、媽媽最後的一絲希望徹底破滅,成了心中永遠的遺憾。

 

當我見著飼主時,我可以感受到沉痛的哀傷、悲慟、不捨,都隱藏在極力振作的面容底下。爸爸媽媽想知道囡囡有沒有被嚇著,也希望可以向牠道歉,雖看得出辦理住院當天牠想跟著回家,但為了未來的康復機會,還是選擇讓牠一人留宿醫院中。我想這是所有父母最兩難、也最痛苦的抉擇。因為沒能兌現當時的諾言,好起來就帶牠回家;也沒機會讓牠回到最熟悉的環境,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中道別,這都讓飼主痛心萬分,也因此,除了希望囡囡此刻一切平安,也好希望囡囡能夠回來,再做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。

 

以下的內容,節錄了我與囡囡的對話。

我:「如果有來世,還有機會的話,你會願意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嗎?」

囡囡:「如果有可能,而我也能自主,我會願意嘗試。但在這之前,我希望我是能照顧好自己的,同時,我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把自己照顧好。我希望我們未來的相遇,是起源於開開心心的狀態,而能展開新的開始。若是未來有機會再相遇,希望是重新認識一個新的我。」

 

我:「你說『重新認識一個新的我』是什麼意思?家人希望你能重新投胎,並約定你到時候會有的生理特徵,好讓他們找到你。你有什麼想法嗎?」

囡囡:「我沒有辦法確切承諾。未來會如何展開,我不全然清楚,也無法全掌握。如果他們真的去找,也以為找到了,但卻不是我,那我該怎麼辦呢?那個『牠』又會有什麼感受?如果我想盡辦法,努力回到他們身邊,結果卻不能如我所願怎麼辦?我還沒想清楚,也不知道這樣對彼此究竟好不好。我可能還是先從回憶他們開始吧!回憶與家人的往事,讓我感覺有力量。」

 

我:「那你個人的期待是什麼呢?」

囡囡:「我期待囡囡的這輩子,不被視為悲劇結尾,也不是出於這樣的認定,想再續前緣以求補償,才算圓滿。我希望未來若能再相見,可以很純粹、沒有預設立場,甚至沒有「要找到舊的我」的期待。這樣未來的潛能,才有發展的空間。」

 

囡囡並非不滿意這個家庭,才這樣回應。事實是,她深愛著爸爸媽媽。從對話一開始,囡囡就殷切表達對家人的思念,問候著他們過得好不好。牠提及生命最後幾天的心境,言語中滿滿是對爸爸、媽媽的不捨。當我問到牠在天堂的狀態,已身處於寧靜、祥和環境的牠,也還正在經歷著自己的哀悼過程。從起初很多的「為什麼」:「為什麼在一起的時間這麼短」、「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發生在我身上」、「為什麼是我要體驗這樣的經歷」、「為什麼分離後心這麼痛」,到氣自己、覺得自己沒用,沒辦法再讓爸爸、媽媽開心,反而成為他們痛苦的來源。

 

但囡囡也明白,生與死之間那條線,無法違反自然運行的法則去逾越。理智知道這輩子的相交已經結束了,但情感好像慢很多拍一樣,並未能同步感到釋懷。

 

但天堂似乎是個很寬闊的地方,開放的接受世事的百態,它既能如實呈現出生命的規則,也涵納著靈魂會有的情緒波折,以一種溫暖的氛圍,陪伴著所有回到老家的靈魂們,經歷調節情緒的歷程。我每每在做離世溝通時,都彷彿能從牠們的口中,一窺天堂的寧靜、寬廣。在這樣的環境中,心似乎也變得比較鬆,即使跟我們一樣有諸多情緒衝擊,會面臨調節情緒的需求,但好像在這樣的暖陽、星空底下,一切變得比較坦然,較能夠如實去經歷,而不閃避。

 

囡囡提到牠抵達天堂後,其他的靈魂夥伴如何陪伴牠去經驗這些傷痛的過程。牠說:「大家都很溫柔,不會急著否認我的憂傷,也不會催促我趕快走出來,只是很有耐心的陪在我身邊。牠們知道我對家人還有很多思念,因此尊重我的需求。當我想要一個人靜一靜,牠們會待在不遠處,讓我有個人的空間,但又感覺有被關心著;當我低低啜泣時,牠們會來到我身邊,陪我一起掉淚。」

374.PNG

囡囡還提到,天堂的夥伴們每天都會在黃昏的時間,聚在一起進行儀式,以紀念遠方的家人。每一個人在心中想起一件關於家人的好,可以公開說給大家聽、也可以選擇自己在心中感謝。當所有人都輪完,就把內心的感謝化作祝福,請蝴蝶當信差,飛越山谷、往太陽的方向去,將心中摯誠的感謝,送去給家人。

 

囡囡說,透過這個每天進行的儀式,體現出牠對家人的愛並沒有隨著肉體而消逝,即使牠人在天上,這份愛依然永存:「我對家人的愛與感謝仍然與他們同在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不會改變。」

 

我在想,相較於人類社會對悲傷的否認和排斥,或許離世的寵物還擁有較為充分的情緒支持資源,也願意陪伴自己深入哀傷,去走這條調節情緒的歷程。既不否認自己的悲傷、也不抗拒這些不舒服的體驗,因而較能安放自己的悲傷,能好好思念、回憶,將過去的幸福以感謝存放心中,將永恆的愛與祝福,送交我們身邊。畢竟這種情感並非儲存在肉體裡,而在永恆不滅的靈魂心裡。

 

囡囡也希望,家人能在地上與牠一同進行這樣的自我安頓。牠要求爸爸、媽媽帶著家裡的狗狗手足,在某個陽光普照的好天氣裡,去到有草地的池塘邊。在那邊,如同靈魂們在天上的聚集一樣,對著彼此去回憶囡囡,說說對囡囡的感謝,並寫在樹葉上,在儀式結束後,將乘載著愛的葉片放到水面,看它順水流走,正如同那些作為信差的蝴蝶,將祝福送到心繫的家人身邊。此外,每個參與其中的人,也不忘對其他家人互道感謝,並以肢體的擁抱將心意表現出來。

 

囡囡說,希望家人可以每週都進行一次這樣的儀式,做滿七週。牠說:「在天上跟著大夥兒這麼做的時候,慢慢的心裡會獲得平靜。我知道爸爸、媽媽跟我一樣,正在經歷受苦的感覺,進行這樣的儀式會帶來療癒。同時,知道我們在天上、在地上都做著相同的事,我的心也比較寬慰。」

 

像囡囡這樣的回答風格,並非單一個案,也不算少見的洞見,約略可以概括大部分離世寵物的心聲。大多數的寵物在離世後,無論臨終的過程如何、有無充分的心理準備,牠們都會有清楚的自覺,知道劃分生死的那條分隔線來自於宇宙運行的法則,無法跳脫這個基本框架。因此,這不是一條能回頭的路,也不是想加速就能自主決定的命運。

276.PNG

但也因為如此,處在單向道上的靈魂,少了如人類的執取,似乎能較快進入狀況,面對與回顧過去的一生,無論是幸福的、不幸的、快樂的、傷心的。或許正是因為沒有了退路,牠們的糾結似乎比我們更和緩,打開的時間似乎也比較快。

 

但是,我不曾遇過心裡沒有飼主的離世寵物,在與牠們的對談中,無論飼主列舉的話題是什麼,這些離世動物的心願,無一不是滿心希望飼主能照顧好自己,能夠重拾幸福。

 

或許,「把自己照顧好」,並非只能笑、不能哭;幸福感,也並非僅僅建立在永遠的擁有。在這個時候,如同過世靈魂陪伴自己一樣,去經歷情緒的歷程,培養自我安撫、調節的能力,在懷念過去美好的同時,也為自己的失落真實的哀悼。對自己不離不棄,也才有力量扶助自己,去適應種種的變化。

 

若我們認為寵物的死是場悲劇、是不幸的體現,自然會心生遺憾,感覺還有很多來不及給出的愛,也會隱約有些虧欠感,因而我們會希望寵物快回來,讓自己有機會彌補。只是,當我們聚焦在一個難以被應許的期待,就容易視而不見你和牠這輩子共同譜出的幸福、滿足的回憶。

 

與心愛的寵物分離、失去牠肉身的陪伴,這是事實;然而,存在於你們彼此之間的愛,曾經因為牠、因為你,而造就出兩段(你和牠)更為豐富、勇敢且富有意義的人生,這也是事實。寵物對我們的關心與祝福,都在心念之間,並且永恆不變。我們與離世的寵物,就如同鏡子兩端的影像一樣,心路歷程很相似,都經歷到失落,適應著不同的生活組成,也更多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動搖,以及需要花心思刻意陪伴自己去調適。

278.PNG

或許,當我們如實接納自己的感覺時,也意味著能讓牠知道你會接手

照顧好自己;也因此,我們內心能清出一個空間,將這段關係珍藏在心

中,以此為紀念,也以此為祝福。

 

看更多:寵物終老前,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護指南

書封.jpg

 

心情安寧、照顧者的自我照顧、離世溝通,
獸醫師+動物溝通師的跨領域支持最前線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愛生活 的頭像
    愛生活

    愛生活.365

    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