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印度教與佛教的傳播,還有古代絲路的貿易,阿育吠陀傳到世界各地,影響了西方的草藥醫學、印尼傳統草藥醫學佳木、西藏醫學,還有中醫。

image

▲右邊白鬍子長者為印度當地的阿育吠陀醫師。圖片來源:《 解密印度廚房:香料、沾醬、調味料、印度餅 80道料理與飲食文化全詳解

【文、圖/胖胖樹 王瑞閔 ;出處/悉達多的花園──佛系熱帶植物誌:日常中的佛教典故、植物園與花草眾相

 

 

做為四大文明古國,印度留給全人類的資產,除了宗教、瑜伽、美食,還有印度的傳統醫學-阿育吠陀。然而,究竟什麼是阿育吠陀?它跟吠陀文化是否有所關聯?為什麼印度有很多東西都稱為某某吠陀?阿育吠陀又跟佛教植物有什麼關係?


醫學與宗教都是人類文明逐漸發展出來的「生存之道」,在原始部落社會往往密不可分。想了解阿育吠陀的由來,就必須認識印度的吠陀宗教與吠陀文明。


吠陀宗教是印度早期的原始信仰,也常被認為是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前身。而與吠陀宗教同時發展的吠陀文明,皆得名於該時期的宗教著作《吠陀經》。這是印度宗教最重要也最根本的經典,也是我們今日熟悉的印度神話故事的原始出處。


隨著雅利安人在北印度的勢力擴張,其宗教生活與祭祀規模也愈來愈大,愈來愈複雜,因此發展出大批的相關知識文獻,這便是所謂的「吠陀」,其梵文是2.JPG,轉寫為Veda,意思是知識或啟示。這兩個字幾乎可說是雅利安人所創造文化的代名詞。

 

延伸閱讀:辛香料風味學:辛料、香料、調味料!圖解香氣搭配的全方位應用指南

 

getImage (1).jpg

 

《吠陀經》當中最早出現的《梨俱吠陀》,大約成書於西元前二○○○年至西元前一五○○年,最初是口耳相傳,後來才抄寫成冊。《梨俱吠陀》及其他三本衍生作品,稱為吠陀本集或四吠陀,內容包含讚頌神的詩歌、祭祀典禮,也記載了一小部分吠陀時期的民俗文化、哲學思想,以及醫療與愛情咒語。而做為吠陀本集附錄的梵書,是以散文寫成,通常是祭司用來說明所屬吠陀本集的重要性與脈絡。而進一步往神祕主義或哲學思想發展的知識,稱為森林書與奧義書,這些是佛教與耆那教出現之前便逐漸發展出來非吠陀思想。不論是吠陀本集、梵書或森林書與奧義書,主要都是吠陀時期完成的著作,皆算是廣義的吠陀經。


吠陀時期結束後,《吠陀經》並沒有失傳。而且為了正確唱誦《吠陀經》,進行祭禮,並且推算祭祀時間,還漸漸發展出跟語音、聲韻、文法、語源、儀禮、天文有關的複雜知識,稱為吠陀支,意思即吠陀的肢體。而其他應用相關知識也在古印度逐漸成形,例如跟武器與軍事有關的達笯魯吠陀、跟音樂與舞蹈有關的乾闥婆吠陀、建築學吠陀,以及跟醫藥有關的阿育吠陀,這些合稱為副吠陀。

未命名-1.jpg

印尼的哇揚皮影戲很多故事題材皆出自印度兩大史詩。

 

文學方面,出現印度兩大史詩《摩訶婆羅多》與《羅摩衍那》,以及涵蓋宇宙、眾神、帝王、英雄、聖人、民間故事、愛情故事的詩歌-《往世書》,有第五吠陀之稱,這些合稱為後吠陀文學。除了影響印度,也影響了東南亞的文化,例如印尼的哇揚皮影戲,很多故事題材皆出自印度兩大史詩。


阿育吠陀梵文是4.jpg,轉寫為Ayurveda,其中Ayur指生命,veda意思是知識,合起來可以解釋為生命的知識。


根據阿育吠陀的經典《妙聞本集》記載,阿育吠陀是梵天創造,傳給醫療之神雙馬童,再傳給因陀羅,由他傳給在人間修行的賢人。阿育吠陀又被認為是脫胎自第四本《吠陀經》-《阿闥婆吠陀》中治病的咒語。


不過,阿育吠陀的一些觀念發展時間比《吠陀經》更早,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約西元前六○○○年。最早是口傳,於吠陀時期快速發展,而後誕生了內科醫學著作《遮羅迦本集》與外科醫學著作《妙聞本集》兩部重要的基礎文獻。


阿育吠陀不是吠陀宗教獨立發展出來的一門學問,而是整個古印度的智慧結晶。它影響了印度每個宗教,也受這些宗教影響。近代學者研究,傳統吠陀醫學把持在婆羅門祭司手上,是偏向巫術的宗教醫學;以理性與經驗為基礎的阿育吠陀,主要是透過苦行的醫者所建立,並且在他們的努力下進一步注入古印度的吠陀宗教之中,也影響了佛教醫學。


此外,龍樹菩薩曾經重新整理校訂《妙聞本集》,佛教的興盛也反過來影響了阿育吠陀的發展。而後,隨著印度教與佛教的傳播,還有古代絲路的貿易,阿育吠陀傳到世界各地,影響了西方的草藥醫學、印尼傳統草藥醫學佳木、西藏醫學,還有中醫。

延伸閱讀:藥舖年代:從內單、北京烤鴨到紫雲膏,中藥房的時代故事與料理配方

 

getImage (91).jpg


阿育吠陀使用樹皮、葉子、根、花、果、種子製藥,在古老的文獻中就超過七百種植物。本書介紹的佛教植物,絕大多數都是阿育吠陀的藥用植物。

 

阿伽嚧:馬來沉香
《翻譯名義集》:「阿伽嚧。或云惡揭嚕。此云沉香。華嚴云。阿那婆達多池邊。出沉水香。名蓮華藏。其香一圓。如麻子大。若以燒之。香氣普熏閻浮提界。異物誌云,出日南國。欲取當先斫樹壞,著地積久外朽爛,其心堅者,置水則沉,曰沉香。」

6.jpg

沉香木材是非常珍貴的薰香,梵文是,轉寫為aguru,音譯做阿伽嚧、阿伽樓、阿竭流或惡揭嚕。該屬有數種,一般來說,馬來沉香是最頂級也最普遍使用的種類。馬來沉香分布廣泛,即使是不同產地的沉香,在植物學上多半是屬於同一種植物。


沉香木材在阿育吠陀中,用於傷口癒合、皮膚病、寄生蟲、咳嗽等疾病。做為中藥材則用於治療胸腹疼痛,胃寒嘔吐。

 

8.jpg

 

馬來沉香
木材為頂級且最普遍使用的薰香

學名
Aquilaria malaccensis Lam. /Aquilaria agallocha Roxb.

原產地
印度、孟加拉、緬甸、泰國、馬來半島、蘇門答臘、婆羅洲、菲律賓

生育地
熱帶雨林、季風林

形態
大喬木,高可達49公尺。單葉,互生,全緣,尾狀。花白色,細小,具有香氣,繖形花序,與葉片互生。蒴果卵形,內含種子兩枚。

科名
瑞香科(Thymelaeaceae)

海拔高
270 (750) m以下

 

 

看更多:悉達多的花園──佛系熱帶植物誌:日常中的佛教典故、植物園與花草眾相

 

getImage (91).jpg

 

1. 從大眾熟悉的影視、典故、文學作品挖掘其蘊藏的佛教文化,介紹佛祖生平、佛教世界觀、印度物產、佛陀與高僧……帶出植物背後的寓意。

2.收錄80種源自佛經與佛教傳說的花草與聖樹,輔以彩色照片,列舉佛經出處與植物學知識,並且簡要介紹阿育吠陀的藥用知識。

3. 詳細考證每一種植物的梵文名稱,並透過對植物本身的觀察,與佛經裡所描述的植物形態比對查證。同時也指出一些被張冠李戴的聖樹,並推敲部分無法尋得出處的植物。

4. 哪裡能欣賞這些佛教植物?台北植物園設置有佛教植物區,彰化植物園栽植三聖樹,此外還有竹山下坪熱帶植物園、美濃雙溪熱帶樹木園、台灣大學、中興大學,推薦讀者六個適合踏青、探尋佛緣的地方。

arrow
arrow

    愛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