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都說,泡茶的門檻好高。
但其實,茶從來沒有離我們太遠,也是我們文化裡的重要養分,
讓我們用簡單的問答,一次讀懂茶的基本。
【 資料來源/《來喝台灣茶!從傳統到創新,帶你懂知識、玩美學、找好茶的全方位茶事典》 】
茶、水比例怎麼抓?
可先依國際標準, 一百五十毫升熱水, 三公克茶葉, 泡五分鐘。
做到位的茶, 即使久泡也不會苦澀。
每種茶葉需添加的份量不同, 不過可用國際茶葉競賽為標準:一百五十毫升熱水加三公克茶葉, 泡五分鐘, 茶水比例1:50;
或者是以壺泡, 將壺底鋪滿後, 泡約1分鐘左右, 再依個人喜好調整。
投茶量高出湯的速度快, 投茶量少的話可晚一點出湯, 不過如果是做到位的好茶,即使久泡或茶葉量放太多都不會苦澀。
現在的茶商多半很體貼,通常會直接在包裝上建議茶水比例與沖泡溫度, 可先依循, 最後再憑「經驗」泡出喜歡的味道。
為什麼有些茶,如鐵觀音要用沸水泡,有些茶,如東方美人則需降溫用七十至八十度的溫水沖泡?
沖泡溫度和茶葉採摘的「狀態」與「外型」有關。嫩採茶與條型茶要降溫泡, 成熟茶與球型茶則要高溫泡。
東方美人、綠茶等採收的都是茶樹的嫩芽, 因此在沖泡時必須降溫泡, 以免茶葉燙傷, 影響茶湯風味;
鐵觀音、凍頂烏龍茶, 因採收的多為成熟茶葉, 加上又是焙火重的茶款, 以高溫沖泡效果較佳。
若以外型來看,如果是「球型」茶葉, 適合以熱水沖泡, 讓茶葉充分舒展;「條型」茶葉,由於茶葉與水的接觸面積較大, 降溫泡較不易泡出苦澀感, 像東方美人、蜜香紅茶等都屬於條型茶, 降溫泡的茶湯效果較佳。
不過像文山包種雖屬於條型茶, 但這種高香氣的茶, 高溫可以讓香氣更清揚勃發, 因此建議仍以約90度的熱水沖泡。
常聽人家說高山茶,高山茶和平地茶有什麼不同?
在台灣海拔一千公尺以上茶區所產的茶即稱為高山茶。
高山因終年雲霧繚繞, 擁有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, 茶葉生長緩慢, 葉子肥厚, 膠質也多, 茶多酚會隨著海拔高度而降低, 因此做出來的茶較不易有苦澀味, 且台灣的高山茶強調的是每種茶的「山頭氣」, 為了讓消費者喝到不同茶產區獨特的「高山韻」,和平地茶相比, 無論發酵或焙火程度通常都較輕。
台灣高山茶的三大產區: 阿里山、杉林溪、梨山, 因產量稀少, 人工成本高昂, 通常價格較高, 且會隨著海拔節節高昇。
拉拉山則是近幾年高山茶的新產區, 但其實發酵和焙火都會轉化和改變茶葉的質地氣味, 做到位的平地茶在品飲經驗不比高山茶差, 建議不要迷信產地, 選喜歡的味道就好。
晚上喝什麼茶,比較不會睡不著?
夏茶、嫩茶菁、大葉種、輕發酵、輕焙火的茶, 咖啡因通常比較高。
茶的咖啡因和季節、茶菁成熟度、茶樹品種、製造過程都有關係。
溫度越高咖啡因含量越高,因此夏茶的咖啡因會較冬茶高。
茶菁越成熟咖啡因的含量則越少, 大葉種的茶樹又比小葉種的咖啡因含量高, 發酵輕與焙火輕的咖啡因也較高, 因此很難說哪一種茶的咖啡因最少, 知其邏輯後, 接下來便是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才對。
延伸閱讀:喝茶不NG?教你從茶名就懂香氣!
延伸閱讀:原來不同材質的茶壺,泡出來的茶湯竟也有不同滋味?!
更多內容都在《來喝台灣茶!從傳統到創新,帶你懂知識、玩美學、找好茶的全方位茶事典》
從知識、產地、美學、品飲,理解台灣茶的各種風貌
1.知道「青心烏龍」是茶樹的名字嗎?烏龍茶、紅茶其實是一種製法、台灣茶的古早味與輕發酵是什麼?用簡明的方法與排版,讓你一讀就懂的茶知識。
2.取自家烘焙概念,茶農或茶人對茶的自我表述年代到了,直接到產地,感受手工少量製茶的多元創意與風味:森林系白茶、新世代酸柑茶、老港口茶、生態茶、打入歐盟的平地茶、頂級梨山茶。
3.喝茶也可以很美。解析茶會、茶席裡的各項元素,以後不但看得懂,也可以用自己的品味,辦一場茶會。
4.每天都可以跟著做的好茶提案:今天想要清香點、有喉韻些、還是要帶點牛奶糖香?不同材質的壺與杯會讓茶湯喝來有什麼差別?告訴你品飲時要注意的大小事。
5.茶屋與茶品牌極致精選。不是窮盡,而是精挑細選過,連茶人們都說讚的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