☀️熟悉又陌生的南洋味☀️
一些原本我們熟悉的植物與香料,
新住民與移工提供了新的使用方法與消費地點。
透過新住民的眼睛,
重新認識熟悉又陌生的南洋味。
囿於我們的經驗,有很多植物不敢或不知道能食用,而一些熟悉的香料,以前鄉下庭院常會栽培,都市化以後卻不知道如何取得。新住民跟移工來到台灣,開拓了我的視野,也改變了我的消費方式。
二〇一八年四月,好友傳照片來問我,他家裡的印尼籍幫傭採集食用的植物是什麼,赫然發現竟是我從小就熟悉的植物—銀合歡。不論是池塘邊、水圳旁,甚至鄉下的馬路旁都十分常見。但我一直覺得它是入侵植物,沒有特別去注意過它可不可以食用。直到這個事件後,才知道原來東南亞的移工——特別是泰國籍或印尼籍,會採食銀合歡的嫩葉或未熟的綠色豆子,甚至做爲印尼自助餐店的一道菜。
認真查了資料後,我發現銀合歡的幼葉與豆子富含蛋白質,可以做豬或牛飼料。人類當然也可以食用,嫩葉或未熟的青豆,炒或煮皆可,甚至馬來西亞跟印尼,都稱銀合歡爲某某臭豆。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銀合歡竟是臭豆的代替品!此外,成熟的豆子炒熟後亦可做咖啡的代用品。不過因爲具有含羞草鹼等毒素,會導致落髮,所以台灣不食用這種滿山遍野的入侵植物。
除了銀合歡,這些年我還陸續在東協廣場發現了兩種台灣常見的草本植物——過長沙與雷公根。過長沙是會回甘的越南苦菜,越南海鮮料理必加;雷公根則是越南愛陽的蛤殼草茶的原料,滋味很好。除了進口的罐裝飲料外,也可在東協廣場買到新鮮葉子,還有現打成汁的飲料,清涼退火,甚至開發做成保養品,真令我大開眼界。至於台灣全島低海拔常見的幹花榕,台中東協廣場也曾販賣。根據越南移工所述,北越會用幹花榕的嫩葉來包手卷,味道酸中帶苦,而南越則不會食用。
我們熟悉的胡椒——催生地理大發現的重要香料,除了乾燥未去皮的黑胡椒與去皮的白胡椒,東協廣場冰箱裡經常可見到新鮮、綠色的胡椒串。還有胡椒的親威荖葉,台灣人總是將它跟檳榔綁在一起,其實它是很好的香料,東南亞地區會用它來煮咖哩雞、包成手卷食用。印尼還因為荖葉的藥性開發出荖葉面膜、牙膏、護手霜、沐浴乳甚至茶飲。這些我們熟悉的香料植物,在東南亞有我們陌生的使用方法。
台灣常見的行道樹木棉花跟猴面果,在泰國也有截然不同的使用方式。木棉花的花絲曬乾後,其實也可以入菜。在桃園,中壢火車站前的泰國雜貨店、龍岡的忠貞市場都有販售。近年來泰國流行的美白抗皺保養品「馬哈德」,是音譯自泰文มะหาด,轉寫作 Mahad、指的是台灣俗稱的猴面果,日治時期引進的熱帶果樹。因爲其本材含有抗自由基的成分,近年來泰國將它開發成彩妝產品,同樣可以在中壢火車站前的泰國雜貨店找到。
還有平常我們在台北迪化街與中藥鋪等地方購買的丁香、肉豆蔻、綠豆蔻、白豆蔻、草豆蔻、草果、芫荽子、肉桂、八角、砂仁,不知你是否曾發現,這些都是東南亞超商與雜貨店找得到的乾香料。而新鮮的薄荷、紫蘇,有時想用,傳統市場或超市卻往往買不到,只能等假日去花市買盆栽回家栽培,需要時即採即用。其實,現在還有更方便的探買方式:直接到東協廣場之類的茶攤上,如菜一般整把整把地買,皆是新鮮好味道。
我們熟悉的薄荷、紫蘇,還有丁香、肉豆蔻、肉桂、八角,在台灣各地的東南亞超市、菜攤、雜貨店也都找得到
( 圖片來源:麥浩斯出版社)
新住民與移工帶來了我們陌生的蔬果與香料,許多人不敢嘗試。那麼,一些原本我們就熟悉的植物與香料,新住民與移工提供了新的使用方法與消費地點,我們是不是可以先試著了解?透過新住民的眼睛,重新認識熟悉又陌生的南洋味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📖《舌尖上的東協─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》📖
👉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15650
( 圖片來源:麥浩斯出版社)
從台灣的市場、田裡與餐桌上 一一認識東協
在台灣各地的巷弄裡,隱藏著各種異國風味:泰式料理、越南餐廳、緬甸小館、印尼簡餐……都可以找到十分道地的小店,令人垂涎。這些餐廳看來似乎都營業許久,很可能都超過十年了。而且老闆往往都是來自該料理的發源地,操著厚重的口音。此外,還有那些擺在東協廣場、華新街市場、忠貞市場等地菜攤上的陌生商品,是所謂的新興東南亞香草或是蔬果。這些國家的菜色,究竟何時,又是怎麼在台灣落地生根?
如果說味道是開啟人類記憶的鑰匙,那麼家鄉料理就是減緩思鄉情緒的良方。為了能在異地品嚐故鄉的味道,早期新住民從家鄉帶來少許容易繁殖的香料植物與蔬菜,像種花般,用花盆栽植在陽台、屋頂,或院子裡。數十年來,早已透過飲食,從越式、泰式、緬式、印尼料理中,悄悄地融入了你我的生活,成為台灣文化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。
印尼跟菲律賓餐廳怎麼點菜,進階版的越南美食有哪些?緬甸料理竟披著泰式料理的外衣?胖胖樹將從東協各國的美食與歷史文化講起,再回到台灣各地代表的東南亞市集、聚落,尋找東協的滋味。全書穿插一百多種植物圖鑑,介紹這些東南亞蔬果與香料的生態特性與食用、運用方式,希望從市場、田裡與餐桌上,一一跟大家分享,他如何從美食與植物的角度認識東協。
【專家推薦】
‧藉由胖胖樹嚴謹的考究、豐富的學識及流暢的文筆,《舌尖上的東協》無疑打開了我們另一個視野,因此樂於向大家特別推薦!──王秋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
‧《舌尖上的東協》深入考察和東南亞移民、移工相關的植物與食物。可貴的是,內容不是學究式的教科書紀錄,而是處處流露著人道關懷與歷史縱深。──張正 「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」創辦人
‧我可以大膽地說:「沒有閱讀過王老師的著作,不能說您已認識了東南亞。」──葉玉賢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專案助理教授
【本書特色】
1.追溯歷史淵源,了解新住民、東南亞各國華僑、泰緬孤軍,是何時、何故來到台灣,而他們日常食用或使用的植物,雖然比較少被注意到,但就跟這些來自東協各國的族群一樣,早已悄然融入台灣的土地。
2.從東協的十個國家講起,介紹各國的飲食文化與歷史,再回到台灣各地代表的東南亞市集、聚落,探尋蔬果、香料及其延伸製作的南洋美食,尋找道地的東協滋味。
3.全書跟著文章穿插112種植物圖鑑,介紹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東南亞蔬果與香料的生態特性與食用、運用方式,帶大家從市場、田裡與餐桌上,一一認識這些離我們很近卻又陌生的東協飲食文化。
4.第一本完整介紹在台灣各地東南亞市集可見,但是一般人較陌生的蔬果、香料與生活中的植物,並在附錄中詳列這些植物的越、泰、緬、菲、印等國名稱,還有使用的國家,便於不同族群之間溝通。
【隱藏在餐桌背後的小知識】
‧許多掛「泰」字的餐廳,其實賣的是滇緬菜?
‧以酸和辣著稱的東南亞料理,到了十六世紀才開始使用「辣椒」?
‧月亮蝦餅是台灣研製,而且從台灣紅到泰國!
‧馬來西亞古都麻六甲,是一種台灣也嚐得到的果樹名稱?
‧荷蘭為何以今日紐約曼哈頓區,跟英國交換了香料?
‧東南亞吃蟲的美食文化,竟是因為饑荒?
‧泰式料理、越南餐廳、緬甸小館、印尼簡餐,又是怎麼來到台灣呢?
‧香辣下飯的打拋原來是植物名稱,而不是一種料理方式?
‧鄭和下西洋時所嚐到的沙孤,是我們今日熟悉的何種甜點?
‧甜點摩摩喳喳裡半透明的果肉,不是荔枝而是來自熱帶的亞答子?
‧酸甜的羅望子,是元代古書《真臘風土記》中的「咸平樹」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