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關的小轉角、廚房的流理台,用什麼來妝點才會更有味道呢!
拿出家裡的各種容器,加點蔬果、剪下院子花草,只要做點簡單陳列,就足以扭轉空間的氣味。
重點是不能過於貪心,每次鎖定一個佈置主題,讓一樣的空間,玩出各種新風格。
(示範∕陳誼綸;文∕王盈力;攝影∕王正毅)
果醬玻璃瓶
毫不猶豫地選擇「紅色」作為主題,將作為主角的小玫瑰和辣椒,置放在最顯眼的位置,若單看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的話,只要適時加入綠色的金桔檸檬,視覺上的反差感,反而讓紅色的強度更為聚焦,效果令人非常滿意。
玄關的小轉角、廚房的流理台,用什麼來妝點才會更有味道呢!
拿出家裡的各種容器,加點蔬果、剪下院子花草,只要做點簡單陳列,就足以扭轉空間的氣味。
重點是不能過於貪心,每次鎖定一個佈置主題,讓一樣的空間,玩出各種新風格。
(示範∕陳誼綸;文∕王盈力;攝影∕王正毅)
果醬玻璃瓶
毫不猶豫地選擇「紅色」作為主題,將作為主角的小玫瑰和辣椒,置放在最顯眼的位置,若單看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的話,只要適時加入綠色的金桔檸檬,視覺上的反差感,反而讓紅色的強度更為聚焦,效果令人非常滿意。
有沒有可能同時玩出醒目的效果,又能產生協調柔和的氛圍呢?
其實,只要選擇帶有粉嫩色系的漆料,就能減緩色料之間過於強烈的衝突感,又可相互凸顯色澤之美。
房間裡擁有一顆大樹,沒事在樹下發呆、看書,也別有一番風味喔!!
(示範/Alice;撰文/方嘉鈴;攝影/郭璞真;文章出處 / 收納playNo.42)
材料 滾輪刷、菜瓜布、小水桶、遮蔽膠帶
組合方式多樣、變化多端的層板與層架哥倆好,
不僅是居家收納的超級幫手,
更能變出許多花樣,
豐富牆面表情, 成為視覺的焦點。
(文章出處 / 最終保存版!! DIY玩佈置No.60)
開一扇夢幻的佈置窗框
如果你對居家生活總抱持熱切的信仰,認真蒐集著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幸福,那麼,你一定不能錯過,由薰衣草團隊負責經營,並邀請雜貨作家米力一同設計出來的,美好食感空間—親親.我的家。(文/王盈力;攝影/王正毅;文章出處/ DIY玩佈置No.43)
這是由薰衣草森林的創辦人—慧君,與生活雜貨作家—米力,共同譜出一段愛與幸福的故事。故事的起點,位於台中的大坑山區,那裡,有一座以愛為名的幸福莊園—心之芳庭,裡頭散佈著許多夢幻的特色小舖,而其中一棟白色的房子﹁親親.我的家﹂,幾乎像是童話世界裡蹦出來的,可愛地讓人想尖叫。
利用色調做出整體空間的連結感,處處感受得到用心刻劃的痕跡。
馬賽克磚有哪些材質?如何施工?
有迷你馬賽克、玻璃馬賽克、造型馬賽克、釉面馬賽克, 扁型玻璃珠、五彩石馬賽克,另外還有透明磚、幻彩磚、金絲磚及貝殼、貝殼砂等較花俏的選擇。
以施作於牆面為例,先以水泥及補土將牆面填平,再將馬賽克專用黏著劑以鋸齒狀塗抹於牆面上,在黏著劑未乾之前,貼上馬賽克磚,利用工具輕壓使馬賽克磚與接著劑接合,待完全接合後,再使用填縫劑在磚上抹縫,補滿馬賽克之間的縫隙,最後再以濕布或者海綿將馬賽克磚表面上的填縫劑擦乾淨,即完成。
馬賽克瓷磚鋪設效果極好但後續清潔很不容易?
最常使用馬賽克磚的空間,不是廚房,就是衛浴,這兩個地方都是很容易潮濕甚至累積油汙的所在,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洗勤擦拭,除了加強空間裡的乾燥及通風性之外,也建議養成每天隨手沖洗的習慣。若已經造成發霉或者汙垢累積,可使用漂白水加上廚房紙巾濕敷發霉處,就能輕鬆恢復潔白。(文 / Patina ;攝影 / 王正毅;部分場地 / 貓妮妮的石頭屋)
位於異國風的天母,自然永遠是不退的潮流;
屬於天然的純樸風味,可能來自於有點歷史的素材小物、
也有植栽蔬果的綠意盎然,當然引人入勝的書籍是佈置也是品味,
這些饒富趣味的元素組成特殊的空間風貌,
將現代人所渴望的自在與生活韻味皆投射在此。
(文/ Winnie;攝影/王正毅;文章出處 / DIY玩佈置No.59)
白,能還原空間最單純的本質。但,誰說白只能有一種顏色,加了點紅的玫瑰白、帶點黃的百合白、彷彿初春嫩芽的青蘋白⋯⋯即使是單一種白色都能分出不同的色彩變化,以下的範例,就是要教你如何運用不同顏色和白色混搭,讓純白空間跳脫單調的刻板印象。(文/ 王盈力;攝影/ 王正毅;地點/ 國境之南;文章出處/ DIY No.46)
充滿陽光朝氣的紅×白
明度和彩度較高的紅色,一旦放入純白空間裡,姿態反而剛剛好不會太過張揚,形成好優雅的視覺對比,給人充滿朝氣的愉快感受。
清新色調的綠×白
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,也不需要複雜的改造工程,將焦點先鎖定在局部空間,利用生活周遭的物品,也許是不常使用、功能不再、甚至是要丟棄的物品,動動腦筋稍加改造,就能變化出不一樣的佈置效果。(文章、圖片出處 / DIY玩佈置 No.39)
淘汰下來的課桌椅,可坐、可置物、還可以兼當擺飾,不管是擺放花器、各式雜貨或書本,都能搭配出無與倫比的手感組合,是很好發會的佈置素材。
簡約的布作,隨意掛置在椅子上,自成一格的優雅品味。
熱愛藝術、從事策展工作的Joying,
想回到自己家鄉生活,
下定決心與先生從台北回到台中;
在這個如純白畫布的新空間,
她將旅行蒐集的明信片,
利用油漆、插畫、木作等簡單手法,
在這棟透天厝裡策劃出一場
老物鋪陳,新摩登風味
沒錯!這是個工作室+攝影棚的優雅空間,看不見冷冰冰的燈架機具,卻有一屋子蒐集來的舊貨寶物,在工作室主人多年練就的眼光下,來自四面八方的舊物與新品,很有個性地在這個挑高老屋中,排列出獨具風格的新樣貌。(文/ 許貝羚;攝影/ 王正毅;場地/ 菲伊影像;文章出處/ DIY玩佈置 No.43 2010年1月出版)
舊式廚房十分陽春,在最簡單的改造下,將檯面貼上白色馬賽克磚,立面則貼以壁板,L型的結構在使用上很方便,重點是將物件皆統一為白色,就能打造出清爽的空間感。
希望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迷人小店,即使在台灣也能過著令人嚮往的雜貨生活,醞釀甜美夢想,開出了美麗的花朵。(文/ 王盈力;攝影/ 王正毅;參考地點/ Hana;文章出處/ DIY No.36)
掌握少即是多的原則
如果只是一股腦地將喜歡的雜貨擺上去,只會讓人覺得非常雜亂且毫無重點可言。佈置的秘訣在於不要太過貪心,選擇主題或調性相同的物品,不要裝飾過多,讓韻律感自然而生,便可將整體氣氛經營出來。
日光和我們一同踩進了民宿老房子的矮紅磚牆和鐵花窗,
那暖洋洋的感覺像曬棉被似的味道,
就如同乍見女主人甜甜的笑容般,
從一開始便讓人覺得非常自在。
喜歡純粹、簡單的事物,就像老房子除了功能性佳之外,沒有過多現代的裝飾品喧賓奪主,反而可以隨時從窗間太陽光的角度變化、無意間吹入的徐徐涼風,去品味生活最樸實的味道。刻意完整保留的大小門窗,每一扇都像是房子對屋裡人們的友善表情,隨時反映屋外的即時風景。特別挑高的房子裡,每一根樑柱都能凸顯老屋獨有的氣度,初衷是希望生活低調再低調的女主人,仍刻意將其他擺設的平均高度降低,讓方正格局的老房子內裝,多了一股慵懶隨性的味道。(文\ 李若潔;攝影\ 陳家偉)
COLOR 樂團的可樂,
一直想要將家中打理成京都咖啡屋的氛圍,
在租到這間大隱隱於市的老公寓後,
他融合歐洲、台灣的二手老家具,
以及撿來或者買來的舊東西,
完成相當有咖啡店風格的老屋佈置。
只要一點小改變,就能輕鬆實踐好感家屋
巧思滿點的客廳佈置
擁有極高人氣的客廳,在每日的生活中,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,要是個可以療癒身心的溫暖空間,與家人共享心情的安心場所,與親友相聚同歡的幸福天地⋯⋯。
這裡不僅可以給疲累的自己能量,還要能和大夥一起在回憶中笑看當年,並同時共創美好的當下。因此,在空間設計上顯得相當重要,規劃著藍圖,一一將需求寫下:要有讓心情放鬆、玩耍的活動空間,一起喝茶聊天談心的吧檯,任想像奔馳的閱讀區域,以及展示收藏的小區塊;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空間既融合又獨立。
不管原來的家具長什麼樣子,只要刷白,往往都能變得煥然一新,沒有繁複的技巧,也不需要師傅級的高深功力,只要決定好改造方向,就可以開始動手DIY,但是還是要適當的搭配顏色或者小物,以免空間看起來冷冰冰或過度單調喔!!
復古白的刷法
Jasmine與「小紅帽」,夫妻倆默契絕佳,將生活節奏藉由舒服的色彩與花草譜寫,於是,家中的每一個角落,都飄揚著輕快無比的自然旋律。
飄散在空氣中的自然氣息,隨處可見的花草佈置,是走進jasmine家中的第一印象。清爽的蘋果綠鋪出空間的主色調,讓狹長的格局釋放出寬度以及流暢感。綠色與木頭,是整個家中的兩種基調元素,經由不同材質的混搭,形構出這個空間的節奏感,與主人的獨有個性。(文/王盈力;攝影/王正毅)
小空間放大術
由於家裡空間不大,因此利用了不同形式的箱、盒、櫃…,作為收納或層架使用,製造出空間的層次感,並讓同樣屬性的物件聚集,焦點式的佈置,讓專屬於這個家的氛圍格外耐人尋味。
喜歡拿出很有味道的餐具擺盤佈置,就連調味料與食材也可以放在玻璃罐裡成為精巧裝飾;在餐廚的一切因為有美食相伴而變得興味昂然,為生活帶來每天的享樂與開心。【圖文出處 / DIY玩佈置 No.50 + 54 】
層架魅力
廚房裡多的是瑣碎的用具、調味料與食材,記得要把他們分類收好,排排站在層架上,整齊又賞心悅目,美麗儲物罐營造一處處小風景,交織出視覺的繽紛感。
開放架的尺寸組合
在牆面前擺上開放架,以不同尺寸的瓶罐、餐盤、鍋具、用品組合高低與色彩交錯,部分擺設或用具還可運用「吊掛」、「落地站立」的方式增加活潑性,自成餐廚的一處精緻巧思。
要將地磚改成實木踏板得花不少預算,不如來挑戰DIY自黏地板,逼真的質感不輸原木,且艱困的工程完成可是很有成就感喔!(文/winnie;攝影/王正毅;改造步驟圖/Teresa提供;文章出處/ DIY玩佈置No.52)
鄉村風自黏地板小秘訣
1. 選擇較厚的自黏地材,就可省略細縫要填平的步驟,使用一段時日之後,也不會有凹陷狀況產生。
就像走進老朋友的家,使用多年的手感舊傢俱和特色擺飾,散發著懷舊風與溫馨感,營造出自在的空間氛圍。
試著想像一下,在航海時期,歐洲貴族的屋子裡,會有些什麼樣的擺飾呢?是來自非洲的土著面具?來自亞洲的陶瓷花瓶?還是極具個人特色的藝術畫作?或者,什麼都有可能!沒錯,將喜愛的物件,搭配出自成一格的空間,希望在粗獷的工業感之中,又可以看到溫潤的原木材質,少了冷硬,多了細膩的溫潤與溫馨,這就是a poet 要營造的,不受限的混搭歐風。
保留模板痕跡的水泥樑柱、不加贅飾的水泥牆面與磚牆、外露的管線及廠房使用的燈具和椅子,在種種工業感十足的元素中,加入了溫潤的木質,木地板、木牆、木桌和木椅,讓原本冷硬剛強的空間,頓時溫暖了起來。開放式的廚房,少了拘束感,多了參與感,金屬與木材的混搭,讓廚房與外場空間相呼應,而看得到內容物的冰箱、以簍子為裝盛容器等做法,都讓食材也能成為空間的一部分,和無所不在的花草綠意,共同點綴一室鮮活。